
港股2025年公开发售(散户盘)的超额认购倍数最高的药企米配资,诞生了。
2025年10月3日,多家媒体报道,在港股拟IPO的药企长风药业,获得5587倍的超额认购。
这个数字超过了此前银诺医药的5341倍,成为今年在港交所上市的药企中的人气之王。
公开信息显示,长风药业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吸入制剂的研发、生产与销售,开发出覆盖广泛患者、医学专科及治疗领域的产品组合,产品管线涵盖支气管哮喘、COPD(慢性阻塞性肺疾病)、过敏性鼻炎等治疗领域。
相比于今年以来在港交所上市的大部分药企,长风药业有2个显著的特点。
首先就是,这是一家有利润的药企。
早在2023年,长风药业已经扭亏为盈,当年实现净利润3172.6万元;2024年继续保持盈利,净利润为2108.8万元。
按照发行价计算,长风药业的市值大约为60.77亿,2025年以来,这个体量的港股新上市的药企中,净利润为正的实属凤毛麟角。
第二个显著的特点:长风药业是一家以仿制药为底色,正努力向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转型的公司。
目前,长风药业有三款已上市药物,全部为仿制药。
其中,CF017 (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米配资)是长风药业的核心品种,也是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,在2024年拿下5个多亿的销售金额,贡献了全公司超过90%的营收。
第二款产品CF018(氮䓬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)虽已开始产生收入,但占比仍较小。
第三款产品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的具体收入,未见到公开披露的数据,但是根据公司总收入推算,其份额非常小。
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
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,是中国吸入剂里体量最大、使用最广的单品之一。
自2021年纳入第五批国家集采后,原研(阿斯利康普米克令舒)在公立医院渠道的份额被多家国产仿制药迅速稀释,包括长风药业在内的多家国产药企得以分享这一红利。
但是在非公立医院渠道,阿斯利康的原研药仍然占据主导性优势,目前尚无仿制药可以撼动其地位。
未来很长一段时间,在公立医院渠道的竞争态势,将是决定长风药业的这款产品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。
目前,正大天晴、健康元、四川普锐特、长风药业四家公司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仿制药已经进入集采,浙江福瑞喜、江苏西普拉的同款仿制药已经上市,还有多家其他公司的产品在研。
随着同类上市产品的增加,为了争夺有限的集采蛋糕,单价的降低是大概率事件。
氮䓬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
相比于CF017 (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),CF018(氮䓬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)的竞争格局药更为乐观。
目前为止,国内一共有两款同类产品上市,另外一款就是来自美国药企晖致的原研药。
坏消息是,原研药和仿制药都进入了医保,而且是以同样的价格(89.60元/瓶)在销售。
显然,原研药物的品牌势能更强,医院与高线零售渠道的动销基础也更好。
仿制药在没有价格优势的情况下,无疑面临着推广的困难。
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
作为长风药业的第三款上市产品,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的竞争格局最差,目前已经有近20款产品获批上市,这是一片红海。
但是这个产品的市场空间并不大,2023年该产品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销售额超过4亿元。
后记
目前,长风药业还有20多款候选产品处于开发状态,其中包括脂质体及siRNA在内的创新吸入制剂剂型,也包括支气管内活瓣(EBV)等新型治疗方法。
整体而言,长风药业是一家有特色的制药企业,仅就三个已上市产品而言,公司也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,但是作为仿制药也面临着明显的市场竞争压力,缺少类似创新药Biotech押注战略性靶点的讲故事的空间。
为何可以收获超5000倍的认购?
只能理解为,港股目前对于医药类资产的热情,正处于历史性的巅峰。
这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。
医药研究报告分享营
收集与分享全市场主流医药研究报告

每天仅需0.8元
畅享超过2000篇存量精选医药研究报告
每年新增额外500篇
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